1、原文齐大饥。
2、黔敖为食于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有饿者,蒙袂辑屦,贸贸然而来。
4、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,曰:“嗟!来食!”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“予惟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”从而谢焉,终不食而死。
5、曾子闻之,曰:”微与!其嗟与,可去,其谢也,可食。
6、“译文齐国发生了严重的灾荒。
7、富人黔敖熬了粥摆在大路边,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。
8、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,拖着鞋子,昏昏沉沉地走来。
9、黔敖左手给他食物,右手端着汤,说道:“喂!来吃吧!”(饥民)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看着他,说:“我就是因为不愿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,才落得这个地步!”于是断然谢绝黔敖的施舍,最终饿死了。
10、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:“恐怕不该这样吧!黔敖无礼呼唤时,当然可以拒绝,但他道歉之后,则可以去吃。
11、”拓展资料:《不食嗟来之食》《不食嗟来之食》,选自《礼记.檀弓》。
12、《礼记》,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,儒家经典之一。
13、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,编纂而成,共49篇。
14、礼运,《礼记》篇名,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。
15、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。
16、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《大戴礼记》,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,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。
17、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《小戴礼记》,即我们今天见到的《礼记》。
18、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,各有特色。
19、东汉末年,著名学者郑玄为《小戴礼记》作了出色的注解,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,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,到唐代被列为“九经”之一,全书共有1250个小故事,在宋代被列入‘十三经”之中,为仕者必读之书。
20、成语:嗟来之食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。
21、作者:戴圣(生卒年不详),字次君,祖籍梁国甾县(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),出生于梁国睢阳(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)。
22、西汉时期官员、学者、礼学家、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。
23、后世称其为“小戴”。
24、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《礼》,两人被后人合称为“大小戴”。
25、汉宣帝时,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,官至九江太守。
26、著作有《礼记》(儒家经典著作之一),即《小戴礼记》传为圣编。
27、《汉书》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(80年)。
28、咸淳三年(1267年),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“考城伯”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